2015年1月5日,新華社總社官方推出我校俄羅斯交換生英文版視頻報道,且在國內最權威的英文版門戶網站CNC國際頻道播出,這是繼2014年12月24日新華社總社以題為“華東交通大學俄羅斯洋妞的中國情”刊發的傳統媒體通稿一篇,12月25日刊發的新媒體通稿一條后,再次推出英文版視頻節目,且通過CNC傳播至全球,這也是我校對外宣傳首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圖為俄羅斯交換生在我校的幸福生活選摘。
“誰曾走過了誰的青春,驚艷了孔目湖的回憶,誰曾駐足誰的年華,溫暖了馬鞍山的心扉……是你,美麗的華東交通大學。”圣誕節來臨之際,來自俄羅斯的40多位留學生,他們在華東交大是如何歡慶自己的“新年”?在交大短期的留學經歷中,每個人又可以收獲到怎樣的“中國范兒”財富?不妨看看交大的“洋妞”們過出了啥樣的“花椒”(華東交大學子的諧稱)味。
“華東交大有著‘老鐵路’特色,‘大交通’優勢,交換生們除了學習文化,還學了高鐵建設、管理等,‘乘’著國家高鐵迅速崛起的‘東風’,軌道鋪哪兒,華東交大號列車就跑哪兒,載譽而歸的交流成果努力在更開闊的世界人才聚集地烙上‘華東交大印’。”華東交大校黨委書記萬明說。
“華東交大俄羅斯交換項目,讓我們有更多信心朝著目標辦好交換班,希望越來越多的交換生走進交大,也希望交大的學子走向世界各國高校成才、成器。”華東交大校長雷曉燕說道。
耳目一新的“亮”
穿過九曲亭,漫步養心湖畔幽深的小徑,停駐在北區詹天佑雕塑前,聽著“花椒”講述它和鐵路事業的漫長情緣……來自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俄羅斯巴什基爾國立交通大學、俄羅斯彼爾姆科研理工大學的諸多俄羅斯留學生,初入華東交通大學,便領略了別樣的異國校園之美。在這座具有“東方美”氣息的校園里,他們仿佛于四季輪回中,同一位紗巾遮面的“娉婷少女”“約會”。在他們的眼里,“一山”、“一水”、“一石”皆為“交大情”。
“我們交大被譽為‘三百’校園,百鳥齊鳴、百花爭艷、百樹競發,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校園就像是一個大森林,建筑都被樹木‘藏’了起來。這里依山傍水、臨江懷湖,集江河湖山于一體,樹木蔥蘢、鳥語花香,匯幽雅清翠于一身,為‘全國部門造林綠化300佳單位’,是宜教、宜學、宜研、宜居的山水學園。”該校國際學院的“小導游”許家鵬自信地向國際友人們介紹道。
“Oh,sobeautiful!”“Aschoolofbeautifulmovingruralscenery!”邊走邊看,交換生們不時發出稱贊。
“景色美如畫”“校園風景勝花園”……游走到孔目湖畔,面對著青山綠水,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話會”在交換生們間開始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人”們紛紛學著中國古人搖著腦袋,打著扇子,伴著美景吟詩作對,“低吟淺唱”間中外文化在這里碰撞激蕩。“華東交通大學的景色很好,和我們國家的景色不同,在這樣的秀麗風景下我們可以更好地學習,感受中國文化。”金發碧眼的“洋妞”Sofia說道。
如詩如畫的“雅”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這是與身高177cm的俄羅斯美女Liana同齡的張藝教她寫的一句古詩。她告訴記者:“我們之前一直用電子郵件交流,對中國文化十分好奇。”拿起毛筆,俄羅斯女孩橫平豎直的字體讓擅長書法的張藝佩服地伸出了大拇指。Liana告訴記者:“我十分迷戀中國文化,平時喜歡學寫中國字。感謝華東交大讓我遇見了這群多才多藝的小伙伴,是他們讓我在享受‘家’的關懷之時,還能學有所長,受益匪淺。”
據了解,交換生在該校剪紙協會同學的指導下學習剪紙、打中國結;在圍棋社的指導下熟悉中國圍棋,武術協會教“洋帥哥”練習中華武術……“洋妞”們紛紛穿上了漢服社的漢服,化身為極具東方韻味的“古典美女”。留學生們從對漢文化一無所知的“中國癡”轉變為練就多般中國傳統武藝的“達人”。此外,國際學院為交換生們開設了漢語言課程,在專業老師的教導下,“洋妞”們深入地了解漢字的演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些常見的中文詞語對她們而言不再陌生,偶爾還能準確理解“中國式”的幽默。
“從對中國文化的不了解,到逐漸地熟悉,現在開始慢慢地愛上它。從中不僅學到了一些簡單的漢字與文化,更多的是知道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了解了博大的中國精神。”來自俄羅斯的高個美女Svetlana笑著向記者說道。
中外交融的“活”
2005年,華東交通大學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自此結為友好學校并開展合作交流項目。10年來,大量的優秀人才以此為“媒介”被輸送至雙方,兩校間共選派出近200名交換生赴對方大學進行交換學習,越來越多的交換生踏著友誼橋“走出去”,不斷地有“洋妞”通過它被“引進來”。
華東交大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聯合舉辦了四屆“現代鐵路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會議,今年更是作為“領頭羊”,成功地組織了會議論文征集、與俄方聯系、組織安排中方人員赴俄參會等一系列工作,征集發表了論文88篇,促使本次中俄國際學術會議進展順利。此外還開展了第四屆“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暑期夏令營,讓更多的交大學子踏出國門,結識友人,開拓視野。搭載著“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的“班車”,華東交大在“加固”與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的“友誼橋”外,努力拓展與該地域的教育交流,與俄羅斯多所知名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締結及拓展了與俄羅斯伏爾加流域兩所高校的合作。上半年在從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招收12名進修生與交換生的基礎上,另外從俄羅斯巴什基爾國立大學招收了9名交換生,從俄羅斯彼爾姆科研理工大學招收了3名研究生,其中1名來華東交大就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博士,實現了華東交大首次招收來華留學博士生“零”的突破。在多年的深入合作中,華東交大已與俄羅斯眾多高校“系上”了一條無形的“紐帶”,雙方高舉“友誼地久天長”的旗幟,“親如一家”。
據了解,華東交大今年招收的各類俄羅斯長、短期留學生近50人。一波又一波的“洋妞”們進入交大學習體驗,在頻繁的交流過程中,在兩校之間搭起一座“交大范兒”的“友誼橋”,“花椒”們紛紛感慨,愿意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國際摯友,“期待更多的‘洋妞’來到交大,體驗交大的特色,感受交大人的熱情。”
蓬勃向上的“勢”
“國際交流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關系,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項目研發、課程對接、學分轉換及師生交流交換項目。”華東交大國際學院院長宋平崗說。
近幾年,華東交大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50多所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2014年辦理聘請16人次的外語、計算機、經濟等專業外教外專,滿足了學校外語、軟件和國際學院對外教的需求,并在今年首次聘請了尼泊爾外專來校講學。在時代的“春風”里,師生的“滋潤”下,外教聘請工作不斷創佳績,結“美果”。
“樹立服務意識,為學校贏得榮譽。”今年10月底,華東交通大學美籍外教Vinson和印度籍外教NishantKumar被授予2014年度“廬山友誼獎”。“廬山友誼獎”是省政府授予來贛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華東交大也成為2014年度唯一有2位外國專家獲獎的單位。“在獲獎前,Nishant就已經是該校的名人,他因無償為學生開設興趣課程而迅速走紅,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洋雷鋒’。”而Vinson則熱愛學生,為學生捐款、背學生到醫院看病,把四年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江西和交大,是一位極具奉獻精神的外教。
“積極推廣學生交流交換項目,讓師生乘坐上國際化的‘時代高速列車’,走向世界各地。‘列車’也從世界各地搭載著豐厚的成果歸來”:德國暑期研修項目和學位學習項目、與澳大利亞工程聯合協會共同舉辦的“鐵路工程實習項目”、巴什基爾國立大學、臺灣義守大學、韓國亞洲大學交換生項目及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英國格林威治大學2+2項目的推廣……華東交大均取得良好效果,得到該校師生的認可與好評。
另:江南都市報教育版2014年12月23日以《俄羅斯大學交換生在南昌的快樂生活 盧布貶值增加生活負擔》為題,整版報道俄羅斯交換生在我校的快樂生活。
原文視頻可登陸:en.cncnews.cn 搜Russian students 可查視頻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