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搞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學生培養成有較高政治素養、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要認真思考、仔細研究、積極探索并著力解決的問題。10月17日下午2點,教育部思政司司長楊振斌研究員做客第133期“孔目湖講壇”,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和諧校園”的報告,與師生共同探討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講座由校黨委副書記徐朝亮主持。
講座開始,楊司長就表達了自己的一種理念:大學是培養高尚情操的地方。楊司長認為,經歷過高考,學生步入大學,但接受素質方面的教育還不夠。大一、大二、大三是大學生思想最有可能變化的階段。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段時間的思想教育將對學生今后產生重大影響。楊司長以他大學同學成功的例子介紹了自己的體會。他說,一個人的成功,業務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具有較高的道德、政治素質更是不可缺少的。大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關口。大學承擔著培養高尚情操的崇高歷史使命。他勉勵大學生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以對社會作出的貢獻為衡量成才的標準。
楊司長針對輔導員的工作也談了自己的看法。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直接面對同學,輔導員的工作辛苦,責任重大,培養的是對國家和社會作貢獻的人。楊司長說,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與不做是不一樣的,下功夫做與不下功夫做也是不一樣的。他舉了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楊司長對輔導員工作也提了中肯的意見。輔導員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拓寬知識面,學會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黨建工作。輔導員要懷著滿腔熱情,誠心誠意關心和愛護學生,用耐心與責任心去引導學生,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高校下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集中在學風和黨建兩方面。楊司長說,抓好學風建設是學生工作的基礎。學校要從新生剛入學開始進行熱愛專業學習的教育,積極配合教務部門做好班風建設。同時,學校要做好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工作,用黨的紀律、信仰鍛造入黨積極分子。育人工作不僅僅體現在這兩個方面,它應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學校應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講座中,楊司長也談到了社會上比較關注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他說,高校大學生的主流是好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加強用正面的典型引導學生,這樣能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大學生中也存在著心理問題,但是我們身邊大量的是真善美的東西,這些東西應該進一步得到我們的廣泛認可和褒揚。
最后,楊司長引用教育部部長周濟的“要廣泛的宣傳我們師生當中的先進典型,以此來感動我們的社會,教育我們的師生”的話結束了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