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交通大學赴新疆阿克蘇“火車頭”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溫宿縣古勒阿瓦提鄉提根村,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以“青春對話民生”為主題,開展“訪農家、聽民聲、悟成長”的走訪調研活動。


實踐隊于葡萄架下與村民促膝長談,在拉家常中摸清村民生產生活的痛點難點,在查看棉田果園時記錄產業發展的堵點斷點;針對村里多民族聚居的特點,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通過座談、問卷摸清不同年齡段村民的國語水平,結合實際需求開展國語幫扶;在聆聽孩子們的求學故事中,看到邊疆青年“走出又歸來”的赤子之心,感受到他們扎根鄉土的奮進力量;在泥土與書香的交融里,體會到邊疆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溫暖……通過走訪調研,深入探尋新時代各民族和諧共生、團結奮進的生動實踐與寶貴經驗。
實踐隊在了解到村民的國語運用現狀主要是缺乏語言環境后,決定從“實用”角度出發開展推普工作。他們鼓勵學生擔任“小老師”,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教授老人認讀“醫保”“補貼”等高頻詞匯;同時,手把手指導村民使用手機語音翻譯功能,解決買賣交易中的溝通難題。這些舉措使語言學習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悄然滋養著各族群眾同心共濟的土壤。
實踐隊在村內深入走訪十余戶家庭,與他們親切交談,認真傾聽心聲,全面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對生活的期盼以及面臨的困難。隊員們也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暖心慰問品,鼓勵他們勇敢面對挑戰,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通過扎實深入的走訪調研,實踐隊對鄉村發展的現狀和需求有了更切身的理解,感受到民族團結、開放發展的活力,更體會到邊疆最基層的鄉村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鄉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