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5年江西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我校南區禮堂舉行。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章新建,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肖乾出席并致辭。江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雷杰華,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范敏出席報告會。

肖乾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辭。他向與會領導、專家及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成果。他指出,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科研誠信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覆蓋科研活動全流程的誠信管理體系。他表示,學校將以此次報告會為契機,進一步筑牢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的根基,引導廣大師生踐行優良學風,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章新建在講話中指出,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推動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內在要求。他強調,當前江西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技工作者要將科學道德修養與服務地方發展相結合,聚焦“1269”行動計劃,潛心鉆研,聚力突破關鍵技術,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支撐。他希望大家自覺傳承科學家精神,捍衛科研誠信,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在研究生代表倡議環節,我校研究生姚潘朕代表全省研究生發言,倡議全體同學學榜樣、傳精神,守底線、講誠信,鉆學問、練本領,強氛圍、共進步,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隨后,全場研究生起立宣誓,承諾恪守學術規范、捍衛科研真理、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本次報告會邀請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丁孺琦教授,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石鈺鋒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涂文博教授作主題報告。
丁孺琦教授以《研究生如何從工程實踐中開展學術研究》為題,結合個人學術成長經歷,回顧自身科研過程中的困境,引導學生要遵循科學研究客觀規律,積極對待工程實踐問題,以“放大鏡”看問題,做服務國家需求戰略、服務行業技術變革的研究。
石鈺鋒教授圍繞《科學家精神內涵指導科研實踐》的主題,從科學家精神的萌芽、發展以及升華三個階段闡釋了科學家精神內涵,并通過分享我國老一輩科學家故事和自身科學研究心得,詮釋了科學家精神指導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研攻關的時代意義。
涂文博教授以《研究生階段的典型問題剖析與核心意識培養》為題,對比了本科與研究生在學習目標、評價指標、資源分配上的差異,剖析了研究生易面臨的方向、方法、動力、定位四大迷失問題,進而提出需培養問題、方法論、批判性思維、創新、倫理與規范、生涯規劃六大核心意識及具體培養路徑,最后給出帶入“工作思維”、注重小事、秉持責任心、接受差異、盡早規劃的建議,助力新生快速適應研究生階段,在學術或職場道路上提升競爭力。
報告會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學院、省社科院聯合主辦,華東交通大學承辦,全省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協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主辦單位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省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研究生院、研工部的領導以及研究生代表共計1200余人參加報告會,全省各研究生培養單位設立分會場通過線上平臺收看。(馬莉婭、楊嘉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