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校民革委員會和校黨委統戰部一行6人,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帶著生日蛋糕,來到抗日老戰士、民革老黨員趙昌然教授家中,共同為老人慶祝96歲生日。

圖為趙老與葛老。

圖為校民革委員會原主委胡丹教授和副主委刁心宏、張燕茹、官雪輝,秘書長管曉濤與趙老、葛老一起合影。
趙昌然教授生于1919年——一個黑暗中孕育著光明的時代,年少的他憑著自己的聰穎勤奮順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37年,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他毅然投筆從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16期,不久加入中國空軍第十大隊,先后參加了宜昌會戰、遠征軍。隨后又被選赴美國留學。
1945年,當趙老與另外十余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聽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頓時沸騰,于是他毅然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回國投身祖國的教育事業,先后在解放軍高級步校、南京航空學院、華東交通大學從事火箭發動機、熱能工程、機械設計等教學研究工作。教學之余,趙老一直樂于承擔人大、政協、民革、兩岸統一促進會、黃埔同學會等各項社會工作,在教學研究領域和社會工作的崗位上,他總是充滿活力,筆耕不輟。
歷經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趙老樂觀依舊,善良依舊,剛毅依舊。提起長壽秘訣,他的夫人葛老提了三點:“樂觀、寬容、勤于思考”。校民革委員會原主委胡丹教授細心詢問了二老的身體和生活情況,葛老拉著她的手動情地說:“我們結婚70年了,以前的事情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哩,現在他生活能自理,每天堅持洗碗……”這對相濡以沫的耄耋老人,簡單樸實的幾句話,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隨后,大家一同為趙老送上生日蛋糕,并唱起生日歌,祝老人生日快樂,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臨別時,胡丹教授緊緊握著老人的手,叮囑二老保重身體、繼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二老也感謝學校及民革委員會對他的關心,并為學校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感到由衷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