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持續之道--國際可持續設計作品(巡回)展暨設計創新論壇在我校開幕。副校長高海生、清華大學可持續設計研究所所長周浩明教授出席開幕式。江西省美協以及芬蘭阿爾托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和江西各兄弟院校藝術學院負責人云集我校,探討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共論可持續發展之道。




高海生在開幕式上說,本次展覽作品涉及建筑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工藝美術設計和服務設計等諸多領域,參展者有來自國際設計界的職業設計大師,也有后起之秀,將推動我校與我省藝術設計的發展。
周浩明表示,如何平衡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關系,這是可持續設計的核心理念。本次是清華大學首次與華東交大舉辦這類活動,他希望這樣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延續與加強。
“持續之道——國際可持續設計作品(巡回)展暨設計創新論壇”源起于2011年秋,中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芬蘭阿爾托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筑學院合作成功舉辦的“持續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續藝術設計戰略”國際研討會。是該會議推動下,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續設計戰略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
主題作品展是繼北京、廣州之后,世界范圍內可持續設計作品與成果在中國新興的中部經濟區的集體呈現和閃亮登場。這些作品面向全球征集,既包括約里奧·庫卡波羅(芬蘭)、佩卡·薩米寧(芬蘭) 、凡薩·洪科寧(瑞典)、武仲義(越南)、池上俊郎(日本)、周浩明、方海、栗德祥、郝琳、婁永琪、吳宗敏、仲松、王剛、朱勝萱、朱小杰、趙璧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設計師的代表性作品,也包括青年學生具有探索性的創新方案。作品以最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出傳承與創新中的設計學科及其各專業領域對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思考。
周浩明教授、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何人可教授、芬蘭阿爾托大學凱特·蘇瑪塔文教授等分別做主旨演講,并就設計創新、中國歷史設計文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據了解,作品展共包含國際可持續設計作品展,學術沙龍和設計創新論壇三個環節。由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清華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攝影/秦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