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十五個“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2日,我校“4.26”知識產權宣傳活動之《法官進校園》知識產權專題講座在教8棟110報告廳舉行。人文學院院長梁成意出席此次講座。
來自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庭長劉建玲,法官丁保華、曾光等人給在場的老師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于知識產權的“文化大餐”。此次講座也是“4.26世界知識產權宣傳日”系列活動之一。
“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劉建玲宏觀地介紹了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讓同學們對知識產權有了一定的了解。她從“知識產權保護形勢和意義”、“用法律思維解決法律意識”以及“司法保護政策”等三個方面講解了知識產權。
她提到,知識產權是舶來品,但是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涉及知識產權案件頻發,知識產權已經逐漸從舶來品變為內在需求。而知識產權“一頭聯系創新,一頭聯系市場”的特殊地位也說明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在當今中國的重要性。她還強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要遵循適度原則,為創新和發展營造空間。
講座上,丁保華、曾光等四位法官通過講解經典案列和同學們講述了知識產權案件中的具體審判原則以及審判技巧。分別作了《 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的特點——從美的、格力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談起》 、《母校對畢業論文的使用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 用生活經驗查明侵權案件事實》、《特許經營中的法律問題》四個主題講座。
“隨著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烈,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人文學院希望能通過這種與法官近距離接觸的方式來擴大知識產權的影響力,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發展的整體環境。”梁成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