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我校舉行第十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邀請到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的專家老師擔任評委。

本次比賽分為科技發明類、哲學社會類、自然科學類,共計59支參賽隊伍。參賽作品既有針對校園外賣、大學生對于事實熱點關注度的校園生活研究,又有精準扶貧的問題分析、VR的運用領域等關注社會熱點的作品。比賽采用現場答辯的形式,每支隊伍從項目背景、項目應用、市場分析等方面詳細介紹各自的作品,各有8分鐘的PPT展示時間,7分鐘的評委點評時間。

在科技發明類答辯中,第26組參賽作品《軌道波磨檢測裝置》構思精巧、創意十足,該檢測小車主要利用各類傳感器、編碼器及具有計算傳輸數據等功能的工控機,對軌道波磨程度進行實時檢測,盡可能減小波磨對車輛設備的損害。而第28組作品《機車乘務員實訓考核系統》則依托VR技術,建立虛擬模型,培訓人員不用在實地對車輛進行檢修,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贏得了評委的認可。此外,還有針對老人設計的“摔倒報警腰帶”、用于鐵路保護的邊坡安全監測系統以及監測港口的智能監管系統等。
很多參賽作品的創新和亮點受到評委青睞,評委在對參賽作品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寶貴建議。
據悉,“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為宗旨,鼓勵大學生勇于創新、迎接挑戰的精神,培養跨世紀創新人才。校賽的獲獎項目將會進一步挖掘、打磨,推報省賽。(攝影/肖赟、黃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