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開學伊始,9月6日,圖書館啟動了以“修身為本”的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與“兩學一做”相結合,為期一個月,全員參與、干部帶頭、黨員為主。圖書館負責人在啟動儀式上以“師德師風之本在修身”為題,重點講述了“修身”的基本內涵。

圖書館作為大學文化之核,承擔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職能,是師德師風的最前沿,圖書館館員的管理素養、道德情懷、人格魅力直接感染讀者。每一個圖書館館員必須以“修身為本”,修己治人、正己化人,用高雅的文化提升自己,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用寬廣的胸懷擁抱讀者,用海量的智慧啟迪讀者。
何謂修身?就是把身修到正而不邪,人之身最不易把控,先認識這個身,其有三個層面:代表物質的“身”,代表能量的“精氣神”和一身之主的“心”。如何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是修身的前提;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是正心的前提。如何誠意?求真、崇善是誠意的根本。人應當心存敬畏,此為修身的前提;人應當常常反省,此謂修身的關鍵。一個認錯的人才是真誠的人、可愛的人、有勇氣的人、希望無窮的人。誠意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致知?先要根據不同環境和場景對自己的身份進行定位,再根據身份定位來定性道德行為規范,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事、該怎么做,把握其中的策略、方法、步驟、重點、難點、弱點、契入點、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