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2日,由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主辦、我校及益起來社會責任機構共同承辦的《陽光公開課》講座在10棟203舉行。信息日報編委危春勇以形象的語言講述遠程采訪與現場采訪的差異。
危春勇結合自身實踐,就遠程采訪的特點、作用及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作出分析和探討。他說遠程采訪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特殊手段,最大程度的縮減了從新聞事實的發生到報道出去的時間。而且,遠程采訪不但可以跨越時空和地域,拉近新聞源頭或事件主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彌補現場采訪報道的不足,還具有點多面廣、采訪人數不受限制的優點,與現場采訪相比,更能滿足當今新聞傳播的新要求。
同時,危春勇將現場采訪和遠程采訪比作主食和副食,解釋二者的關系,“如果將現場采訪比喻成米飯,那遠程采訪就是方便面或面包,終究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實施和運用時,我們首先要端正態度、分清主次,此外,必須是在所報道的事情確有新聞價值,而又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前往現場采訪的情況下進行”。
附:危春勇,江西豐城人,現任江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信息日報編委,江西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特約專家,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多年,對毛澤東、周恩來、胡耀邦等眾多領袖的后代和知名人士作過專訪,榮獲各類新聞獎60多個,其中負責的《跑腿新聞》欄目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