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已經成為社會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12月3日晚,人文學院第34期“孔沐新思”學術沙龍在34棟501會議室舉行,本期學術沙龍圍繞“我國知識產權法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主題展開。
主講人左榮昌針對這期的主題對我國知識產權法院做了介紹,他講道,“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它經歷了設置知識產權法庭到開展‘三審合一’,試點工作再到組織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過程。”他將理論可觀事實與分析相結合,深刻指出當前知識產權法院設置存在地方司法保護和“二審合一”的模式,同時他提出最好的解決措施就是設立一定數量的知識產權法院來對相關案件實現跨區域管轄以及知識產權法院實行“三審合一”。
汪萍評論道,“凡事皆有兩面性,我們要辯證全面地看待問題,地方保護主義雖然是我國知識法院設置的阻力之一,但不應該全面抵制,而是要把握好度。”她認為不可過分地指責地方司法保護的阻力作用,而忽視它為當地經濟帶來的效益與價值。
此外,在互動環節中,在場同學集思廣益,紛紛為促進我國知識產權法院設置“進言獻策”。
林媚進行總結,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吸引公眾關注,對于知識產權法院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試圖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