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81歲的鄒慧君教授來我校座客第七期冠山講壇,為研究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做人,做學問,寫好論文”的精彩講座,和師生們分享了他幾十年來從事教育科研的經驗。此期講壇由研究生院院長熊國良主持,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周爾民,團委副書記、研工辦副主任楊芹,研工辦老師張文明與廣大研究生們共同聆聽了鄒教授的報告。
關于如何做人,鄒教授引用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行為層面的八個字: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來作為解答,并進一步強調了人們除追求物質層面外,更應該要勇于獻身去服務社會、國家。在他看來,研究生應該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學會生存,完善自身人格;做學問的人不僅要有遠大的抱負和勤奮刻苦的精神,還要有團隊精神。他強調,做學問要先學會做人,在學會做人的基礎上兢兢業業地做好學問。
鄒教授分別就如何寫好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的問題向研究生們進行了詳實的講解。對于學位論文的撰寫,鄒教授認為首先應當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其次從做好科研工作、素材分析和論文的整體構思等方面著手,逐漸積累和充實知識庫,最后要在寫好論文的摘要和結論上多下功夫。對于期刊論文的撰寫,鄒教授主要從搞好科研和寫好科技論文方面展開了具體講解,使同學們對期刊論文的撰寫和投稿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激發了同學們對科研的濃厚興趣。
在講座提問環節,鄒教授對研究生們提出的“如何更好的創新”等問題進行了詳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