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09年“求是調研”大學生社會調查首期培訓講座在15棟118舉行。校團委副書記、學工處處長助理陳沈平為通過首期選拔進入調研階段的52個團隊做了一場題為“社會調查研究報告”的講座。
“求是調研”活動主要目的是為廣泛動員青年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提供切實的平臺和指導幫助,促進青年學生系統掌握社會調研相關知識,提高社會調研本領,從而不斷加強對學校和青年發展現狀的深入接觸和思考。
毛澤東曾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講座伊始,陳沈平以自我經歷引出了“社會調研”的基本概念,他指出社會調查研究是指人們有計劃、有目的地運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對有關社會事實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和社會研究的一個過程。緊接著,他談到了社會調研過程為認識現實社會提供了重要手段;為國家、政府正確制定政策提供依據;有助于同學們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
隨后,陳沈平以“十步法”談到如何開展社會調查。第一,應做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背景知識的準備;第二,遵循社會調查的“客觀性”、“科學性”、“實踐性”、“系統性”四項原則;第三,應“想群眾之所想,想群眾之該想,想群眾之未想”,科學選題;第四,應合理選擇調研對象;第五,應設計好調研提綱和路線;第六,應正確選擇調查方法;第七,仔細做好“分類、歸類”的資料管理;第八,做好“定量、定性”的資料分析,第九,對調查結論進行采信,正確取舍調查資料;第十,嚴格按照“導言、方法與步驟、資料介紹與分析、結論與對策”的結構撰寫調查報告。
通過陳沈平的講解,各參賽團隊對社會調研的過程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據悉,通過各學院選拔的52支調研團隊將于5月11日正式拉開對各自課題的調查。本次入圍調研團隊的課題大都關注當今熱點問題,如就業、創業等主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