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添團干青年的文化素質(zhì),提升世紀英才學員的修身養(yǎng)性。10月25日晚,校團委書記、學工處副處長石初軍在北區(qū)禮堂三樓為世紀英才學校的全體學員解讀《大學》。
首先,石書記談起一位畢業(yè)多年參加工作已久的學生會主席,該學生感嘆大學期間沒有多讀些書和多運動。他以此勸告學員要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老祖宗的精髓文化。我校雙選會剛結(jié)束不久,有的同學已如愿簽約,有的仍不知何去何從,石書記針對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學員思考:簽約的那刻我們做好了準備能夠勝任工作嗎?
隨后,他切入《大學》正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他形象地把德性比作樹根,根長好,樹才能枝葉茂盛,沒有好的德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就無從談起。以本亂而末治的事例在歷史上不曾有過來強調(diào)德性的重要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先致其知。”修身、正心、誠意、致知都不能自欺欺人,就像“惡惡臭,好好色”始終如一。他以“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明現(xiàn)代人的境界和追求不如從前,古人一日無書恰似一日無食,一日甚感無力乏味,而現(xiàn)代人卻把知識和學問當作炫耀的資本,謀生的手段。
最后,他詳講了“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的重要性,并以身邊的事例說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