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校園,草木競發。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華東交通大學搶抓機遇,換擋提速,疫情防控“步穩”,改革發展“蹄疾”,各項年度重點工作按下“快進鍵”,奮力跑出“加速度”。
關鍵時刻顯擔當。該校黨委書記萬明說:“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主動加壓、加快步伐,推動各項目標從‘說法’變成‘做法’、從‘字面’落到‘地面’”。
時不我待,另一場賽跑爭分奪秒
2020年是該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按往年做法,新學期開學前,學校都會圍繞年度重點工作,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會議換了種方式,百余名中層及以上干部齊聚“云端”,線上總動員,線下抓落實。通過類似的全校性視頻工作會議,疫情防控、全面從嚴治黨、黨建、思政、意識形態、第五輪學科評估、博士點申報、天佑學院建設……一項項重點工作在強力部署中推進落實。

首期《院長最近在忙啥》工作動態盤點引發熱議
“沒想到我們在家學習的同時,院長們依然這么忙碌。”“為各位認真負責的院長瘋狂打call!”日前,華東交通大學官網、官微開設專欄,對全校各學院院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的工作動態進行盤點,引發熱議。
前兩期推出的《院長最近在忙啥》《處長最近在忙啥》,該校17個學院院長、34個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次“曬”出一份份工作日志,拉開了另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主動求變,用改革“利器”破題解題
攻堅克難,化危為機,要主動求變,善于用改革“利器”破題解題、推動發展。
——引才不松勁。高層次人才稀缺,引進既要動真金,更要動真情。有一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該校運輸學院已持續跟進了4個多月,原本打算今年3月來校實地考察后再談引進意向,受疫情影響,計劃取消。“疫情當下,感情留人顯得尤為重要。”該校運輸學院院長郭軍華說。學院主動給人才服務“加碼”:及時送上暖心問候,關心日常生活,推介最新人才政策,通過反復線上溝通,讓該團隊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理念、條件等情況。真誠溝通深化了彼此互信,目前該團隊已與學院達成引進初步意向。

該校調整職稱評聘相關條件,更好地體現激勵導向,鼓勵教師出高水平成果。
職稱評聘是青年教師關注的焦點。日前,該校調整了職稱評聘相關條件,新政策將更加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更好地體現激勵導向,鼓勵教師出高水平成果,同時考慮疫情實際,放寬了訪學經歷條款。其中“2020年,滿足學校規定的教授申報條件,獲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可直聘為教授。”這一條款尤為“亮眼”。
——科研不懈怠。“今年各學院申報基金的積極性都很高,基本上做到應報盡報,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學校政策的‘指揮棒’作用。”據該校科研處處長徐玉萍介紹,最新的職稱評聘政策和科研獎勵政策兩者都形成了鮮明的導向:“科研成果要提質量、上水平”。
歷時近11個月,新修訂的《華東交通大學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公布。該文件充分吸收了國家最新政策精神,提高了科研經費簡化放權的“含金量”,激發了科研人員活力;注重激勵實效,鼓勵老師積極承擔橫向項目……這份關乎每位科研人員切身利益的文件“干貨”十足,既給予了科研人員最大的自由度,又體現了權責對等的“放管服”改革原則。
好政策還要宣傳好。該校科研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早早就建立了2020年國家基金申報微信工作群,及時發布政策信息,答疑解惑,積極動員,組織申報。目前,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均已完成集中申報工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總數59項(含應急項目3項),較2019年增長了40%;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申報總數314項,為歷年之最,其中國家自科基金青年項目申報數86項,面上項目申報數較去年增長了40%。
打造高質量“云教學”“云就業”
非常時期,保障正常“云教學”,實現充分“云就業”,既是每位學生及家長的現實關切,也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教學不停步。早在2月初,該校便啟動了“云教學”準備工作,確保“應教盡教”。自2月17日正式開課以來,目前共開設線上課程1332門(3851門次),理論課程開課率100%,參與線上教學教師1158人、在線學習學生日均14807人次。

該校青年教師蔡智超“云課堂”現場,講好中國鐵路故事。
為了防止網課成“水課”,該校教務處持續加強監控保障,已對線上教學集中開展2次學校層面的專項督導檢查,面向師生發放調查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15000余份,及時掌握線上課堂教師教學進度、作業批改、輔導答疑和學生學習紀律、學習效果等情況,并全校通報督查結果。
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返校,如何保障畢業班學生按時順利畢業?“一是盡快安排線下補考與重修,二是保證畢業設計與論文的質量,這是針對畢業班我們一直在重點推進的工作。”該校教務處處長湯兆平說。據了解,學校已組織完成畢業班線上非卷面型補考,約占全部畢業生補考門次的50%,同時線上重修齊頭并進。畢業班學生返校后,為減少每個教室的學生人數,學校還將額外增加96間空教室,方便老師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的線下指導。
——就業不打烊。疫情期間暫停一切現場招聘活動,啟動“云招聘”模式;開展線上就業指導咨詢和就業課程教學;郵寄辦理簽約服務……2月初,該校招就處及時發布《平安就業,同心戰“疫”——致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一封信》,主動克服疫情影響,打造“云就業”服務矩陣,“云宣講”“云面試”“云簽約”一體推進,給還在找工作的畢業生吃了顆“定心丸”。
保就業是民生大事。該校黨委對此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為畢業生站臺“吆喝”。學校充分發揮“交通特色、軌道核心”的辦學優勢,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車集團、國鐵集團、各地鐵運營公司等近20家央企國企聯合開展網上招聘,不斷鞏固深化務實合作。同時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引導廣大畢業生留贛就業,搭建智能化招聘“云平臺”,提升人性化就業“云服務”。截至4月底,已集中開展網絡招聘16場,參會單位212家,提供崗位5326個,參與學生累計4684人次,目前就業率居江西本科高校首位。。
為更好地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該校招就處精準施策,接連組織開展第三屆女生專場雙選會、“我選湖北·春回荊楚”網絡招聘會,切實解決好湖北籍畢業生及建檔立卡貧困生重點幫扶等問題。

華東交通大學第三屆女生專場雙選會“云平臺”
2016級環境工程專業學生李娜參加了女生專場“云雙選”,看到心儀公司的招聘消息,她第一時間就投了簡歷,并積極準備面試,最終與一家市政公司成功簽約。“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的精準化暖心服務,幫助解決了就業難題。”她說。
5人獲評首屆全省高校“金牌教師”,3人獲聘“井岡學者”特聘教授,3人入選江西省土壤生態環境專家庫專家,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知識產權、葡萄牙語4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車輛工程專業)獲教育部批準,入選智能制造領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合作院校,連續17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先進單位……萬木爭春,捷報頻傳。面對疫情大考,全校上下正戮力同心、砥礪奮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業發展,馳而不息以“兩手硬”奪取“雙勝利”。
(鏈接:https://jx.chinadaily.com.cn/a/202004/27/WS5ea639c7a310eec9c72b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