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村里九位熱血青年參軍入伍,最終只有三位帶著滿身的傷痕歸來,他們是村里的驕傲。”瑞金市葉坪鎮朱坊村紅軍烈士后代朱流慶飽含深情地說道。
7月5日,華東交通大學世紀英才學校“火車頭”暑期社會實踐隊第二分隊來瑞金市開展“重走長征之路,感悟長征精神”的主題實踐活動。其間,實踐團來到瑞金市葉坪鎮朱坊村尋訪紅軍烈士后代朱發金、朱流慶,聽他們講述革命英烈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朱發金給實踐隊成員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
朱發金是黨齡68年的老黨員,也是一名紅軍后代。他聽說實踐隊要來,早早佩戴上了助聽器,擺好了凳子,還精心準備了一份數千余字的稿子。“我不會說普通話,就怕同學們聽不懂我講的方言。”朱發金認真地說道。93歲的朱發金戴著助聽器、佝僂著背、語氣沉重地給實踐隊成員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合影留念后,朱發金緊緊握住同學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要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和人民,傳承紅色基因。”

▲朱流慶拿著父親的烈士證明書給實踐隊員們講述父親的革命故事
73歲的朱流慶思路清晰、聲音洪亮。在講述過程中,他幾度哽咽。被問及為何年事已高仍然長期致力于講述革命先輩故事,朱流慶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能讓紅色的故事和紅色的歷史在我們這一代失傳。”他對著實踐團成員動情地說道:“他們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作為后代,大家更要接續奮斗。”
“紅軍后代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革命故事、傳承長征精神。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賡續紅色血脈、汲取精神養分。”實踐團第二分隊隊長徐亮說道。

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4/07/13197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