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皮火車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我們一起見證中國鐵路發展的“中國速度”。同時,國家鐵路事業高速發展衍生的系列法治問題也進入公眾視線。如何以法治之力護航國家鐵路交通事業的發展,提升公眾出行幸福指數?
為此,華東交通大學于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首家鐵路法治研究院,組建一流專家隊伍聚焦“鐵路法治”展開研究,在全國首創鐵道法治學學科,填補國內這一法治研究領域的諸多空白,為探索培育可適應新時代需要的鐵道法治人才寫下生動注腳。
研究院科研人員帶領學生走訪相關單位開展調研
“小視野”回應“大關切”
“高鐵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但我們對鐵路法治的研究還屬于小眾研究。”華東交通大學鐵路法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曾明生解釋,2019年前后,國內只有極少數專門研究鐵路法的專家學者,但在鐵路立法、執法、司法、法律監督等領域中,尚無人涉足對鐵路法治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研究。
在曾明生看來,隨著國家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鐵路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連,圍繞其衍生的建設、經營等問題日漸增多,亟待人們運用法治力量妥善解決。“以前提鐵路法治研究,覺得是項邊緣化研究。可現在一提到高鐵霸座、鐵路沿線環境治理等,公眾關注度居高不下,這說明鐵路法治問題已經不是小眾關注了。”
華東交通大學在國內高校中另辟蹊徑,整合校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資源,組建一支鐵路法治專職研究隊伍,對與鐵路相關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領域進行系統化研究,以法治之力為國家鐵路交通事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學校高位推進下,2019年10月,華東交通大學鐵路法治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家全面、系統和專業研究鐵路法治的研究院,開啟培育新時代鐵道法治人才的探索之旅。
把研究成果“寫”在調研一線
“我們的研究須打通法治理論與法治實踐的雙向循環,這樣才不會出現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現象。”為此,曾明生刻苦鉆研鐵路專業知識及鐵路法,帶著學生一起著手撰寫全國第一部系統化聚焦鐵路法治領域的學術著作和教材——《鐵道法治學導論》。2022年,歷時兩年撰寫的《鐵道法治學導論》出版,成為鐵路法治研究院的標志性成果,為學校在國內首創鐵道法治學學科奠定理論基礎。
2019年以來,曾明生每年都會帶著學生廣泛開展調研,深入參與相關鐵路規章制度的修改與完善。2023年8月,曾明生帶著幾位研究生共同撰寫了《關于<鐵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5700余字的文章凝結了17條建議,大部分被國家鐵路局接受采納。次月,曾明生收到了一條來自國家鐵路局的感謝信息,稱“你們的建議非常詳盡和專業,你們的研究和意見讓人感動。”
至今,這條消息仍然保存于他的手機中,激勵著研究院科研人員不斷向前。目前,該研究院科研人員多次主持完成國家級、國家鐵路局部級法律類研究項目,多次參加交通立法專家座談會,多次立法建議、重大疑難案例研討意見獲得部級單位采納和好評。
“鐵道法治學科建設大有可為。”曾明生說。

https://jxfzb.jxnews.com.cn/system/2024/12/10/020724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