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做題家”如何打破困境實現突圍、大學生怎么走出“精神內耗”怪圈……近日,華東交通大學舉辦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比賽現場座無虛席,一幕幕心理情景劇再現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與掙扎,發人深省。

校園心理情景劇總決賽現場。華東交通大學供圖
據統計,該校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平均每年創排400余個劇本,參演學生超4000人,約占在校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參與編排、觀看的學生多達1.2萬人,占學生半數以上,低年級學生的參與率超九成。如今,這項活動因參與度高、受眾面廣、吸引力大,被師生譽為“心理健康運動會”。
“在劇本創作、舞臺設計、表演排練等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就算是跑個龍套、搬個道具也算一種參與,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該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教授舒曼介紹,心理情景劇大賽會持續一個多月,今年首次采用不限主題的形式,鼓勵學生立足于大學校園生活自由發揮,關注大學生人際交往、情緒情感、人格成長及社會熱點等主題。
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不僅是華東交通大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載體,更是學校“寓教于樂”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經過多年探索,該校已建立了“校—院—班—寢”全面覆蓋的“網格化”朋輩心理健康教育四級體系,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置”,實現心理講壇和直播講座常態化,設置專職心理教師和心理健康大使,開展“周末心語”熱線、網絡心理咨詢和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積極探索多元形式,推動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msrd/202412/t20241225_15733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