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紅旗漫卷·《青春·安源》大思政課走進華東交通大學。此次活動由江西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指導,中共萍鄉市委宣傳部和華東交通大學主辦,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承辦。活動將文物、故事、歌曲與情境演繹融為一體,引領大家深情回望光輝歷史,莊重叩問理想信念,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精神洗禮。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長河中,安源是一簇永遠跳動的星火。課程緊扣這一主題,匠心獨運地分為“求索”“斗爭”“傳承”三個篇章,生動演繹了20世紀20年代,以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安源熱土上懷揣崇高理想,以非凡勇氣、卓越智慧和為民情懷領導工人運動、點燃秋收起義烽火,鑄就不朽功勛、歷經崢嶸歲月的光輝歷程。
當宣講團用深情的朗誦和投入的表演再現革命先輩們上下求索、毅然斗爭的場景時,現場師生無不為之動容。“這堂創新教學形式的思政課令我備受鼓舞,未來我將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育人全過程,不斷創新思政課堂教學形式,切實將思政課堂打造成為立德樹人的堅固陣地,努力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甘甜動情地說。“這次的宣講活動讓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銘記歷史,讓革命先烈的精神成為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指引,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4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王淑嫻說。
此次大思政課紅旗漫卷·《青春·安源》走進高校,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拓展社會教育功能、推動紅色文化育人的一次成功實踐。它如同一次精神的火種播撒,讓安源的星火在高校的青春沃土上煥發出新的光芒,有力地促進了紅色血脈的賡續與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