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開創者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4月6日,著名文學評論家、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朱向前大校做客第118期孔目湖講壇,向同學們講解了毛澤東詩詞這個“說不盡的話題”。朱向前教授深入淺出地解讀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歷史、政治、軍事的深刻復雜的聯系。清明時節,朱向前的講解讓同學們陷入了對一代偉人的無限緬懷之中。

朱大校首先引用中外名家對毛澤東的評價,法國作家菲利普肖特在他的《毛澤東傳》中說到,毛澤東的詩如他的書法作品,抓住了時代的精神。郭沫若在《滿江紅·讀毛主席詩詞》中盛贊:“經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敝齑笮Uf,毛澤東離開的三十年間,人們對他的評價也在變化著。從七十年代后期的“兩個凡是”,到八十年代毛澤東“走下神壇”,至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漸漸淡化了政治的毛澤東,其文人特性更突顯出來。
朱大校說到,毛澤東是偉大的民族英雄,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隨著一次次戰敗急劇下降,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取得反日的巨大勝利,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戰略性的國際大國”。
朱向前認為毛澤東首先是中國農民的代表,他不僅出身于農民家庭,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他還把馬列主義的真理同中國革命運動相結合,領導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毛澤東雖然學歷不高,但學問很大,能力很強,天賦更高。朱大校舉例說,毛澤東把紅軍長征初期比作“叫花子打狗,邊打邊走”, 語言風格很獨特。當今的社會風氣,使人們加深了對毛澤東的平民思想重新認識。毛澤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古典詩詞具有穩重性、超越性、覆蓋性和穿透性,毛澤東詩詞橫掃二十世紀中國詞壇,征服了國統區的上層人士。正因為毛澤東是中國農民的代表,他在詩詞創作上擁有了廣度,從而贏得了歷史;正因為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他在詩詞創作上擁有了深度,從而贏得了未來。
從作家本體分析,毛澤東擁有足夠的強悍和自信,因為他具有強大的文化優勢?!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边@充滿帝王之氣的詩詞體現出的毛澤東的豪氣。毛澤東在古稀之年,一氣呵成,親筆默寫自《離騷》起到《琵琶行》的一百多首中國古典詩詞,這足可見得他傳統文化功夫和底蘊的深厚。無論從縱向或從橫向相比,毛澤東深刻文化底蘊筑就的獨特詩詞風格不愧是我國文化的一座里程碑。
為什么毛澤東生前沒出版詩詞全集?朱大校解釋說,毛主席在世時出版過很多版本的詩詞集,但卻始終沒能出成完整的詩詞全集,主要原因是毛主席對詩詞創作的態度非常嚴謹,總是反復推敲,不斷修改。朱大校舉例說,比如“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句中的“層林”在毛主席的手稿中曾是“層巒”;《賀新郎》是上個世紀20年代寫的,毛主席在50年后又拿出來修改,由于修改力度太大,這首詞幾乎是重新寫了一遍。

最后,朱大??偨Y毛澤東詩詞的特點。其一是豪放大氣。毛澤東年輕時寫下了一首《詠蛙》詩:“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當時他的豪氣就已經凸顯出來了。毛澤東的詩詞常用的詞包括“千、萬、天、海、山”等,這些詞都是“意思很大”的詞,營造出宏大的氣勢和開闊的意境。其二 想象浪漫。朱大校舉了《蝶戀花·答李淑一》一詞來說明毛澤東詩詞的這一特點?!拔沂湕罹Я瑮盍p?r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贝司渲械摹肮鸹ň啤?,他認為,“桂花”指的正是賀子珍,因為賀子珍小名“桂花”,由此可見,這首《蝶戀花》其實包括著毛澤東對賀子珍的思念之情。其三文采華美,比如說《沁園春·雪》。
作為馬背詩人,毛澤東以詩詞方式反映無產階級的斗爭,以史詩形式體現無產階級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此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透過毛澤東詩詞,我們不但可以欣賞古典詩詞,同時能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攝影:學生記者林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