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教授周創兵以“勤學習強體魄,立壯志成大才”為題,為土建學院2025級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校黨委書記柳和生出席并主持。

周創兵結合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提出“不在乎學過什么,而在乎能做成什么”的理念,既打破了學子們對學科邊界的固有認知,也為大家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知識平權”的新趨勢提供了指引。他叮囑新時代青年要主動錘煉高階思維力、認知創新力、價值判斷力、轉化創造力、團隊協同力、責任擔當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在時代浪潮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自我突破。

圍繞“人生價值”這一關乎成長的核心命題,周創兵創新提出“人生曲線”模型,將90年人生劃分為6個15年階段,清晰指出新生們正處在15至30歲的“黃金成長期”——這是積累學識、塑造品格、奠定人生根基的關鍵時期。他希望同學們以“從容的心態、理性的思考、德性的堅守”,坦然面對求學路上的挑戰與難關,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以不懈奮斗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針對土木工程學科,周創兵耐心糾正“夕陽產業”“工作艱苦”等社會認知誤區,讓新生們深刻理解所學專業的價值與意義。他強調,土木工程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如今該學科正加速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國家重大體系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新工科融合四大方向升級,未來將聚焦“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發展目標,蘊含著廣闊的成長空間與發展機遇,以此消除學子們的專業困惑,激發大家對學科的熱愛與認同感。
談及大學生活,周創兵結合自身教育經驗,提出“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覺成長”四大核心要義,為新生們適應大學節奏、實現全面發展提供了切實指引。他指出,大學學習有著“滿足內在成長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動態、承載社會責任擔當”的三重境界,鼓勵同學們轉變學習理念,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索;同時,要學會管理時間、呵護身心健康,通過自我教育將外界的引導內化為自身成長的動力,在點滴積累中提升綜合素養,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開學第一課能聽到周院士的分享,我特別激動。院士的講解讓我對土木工程專業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自己未來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我會珍惜時光,努力成長為有用之才。”土建學院 2025 級給排水1班張靖宜說道。
土建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全體輔導員,土建學院2025級全體新生聆聽“開學第一課”。(馬莉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