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中央美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知名藝術家王少軍教授做客我校第563期孔目湖講壇,以《藝術與成長》為主題,結合自身數十年的藝術創作與教育思考,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孫曉晨、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劉文輝、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鐘寬、南昌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駱承珷、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洪堂安等專家聆聽講座。

講座中,王少軍通過一系列作品回顧了自己的藝術創作軌跡。早年他深耕具象雕塑領域,創作了曹雪芹、劉仕銘、冰心、德拉克洛瓦、顧拜旦等名人寫實雕塑作品。隨著創作視野的拓展,他跳出傳統寫實的框架,開始創作“角兒”系列作品。這一系列作品通過去個性化的原創形象,掙脫經典束縛,表達了他在藝術中尋求自我表達的渴望。
王少軍還分享了他赴新疆掛職期間的藝術經歷與趣事。這期間,他將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融入作品,創作了極具新疆特色的水彩畫和玉雕。這些作品既延續了“角兒”系列的當代精神內核,又探索了傳統玉石材料與當代藝術共生的可能性。

講座中,王少軍從“自我構建”到“自覺、自洽、自由”,從“傳播‘角兒’的精神”到“生活英雄”,提出了自己的創作方式與責任思考,希望大家能夠在藝術之路上堅守真我、勇拓新境。
講座互動環節,同學們就自己關心的學術問題與王少軍進行了互動交流。師生們紛紛表示在此次講座中受益匪淺,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丁磊表示,王少軍教授的藝術經歷與人生智慧,為當下的學子們提供了寶貴的參照,希望未來能夠開展更多類似的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