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學校召開贛江新區“書記部長進校園”暨華東交通大學創新港等項目座談會。贛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萬征,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出席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肖乾主持。

徐長節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贛江新區各位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徐長節指出,創新港的建設離不開雙方的同心協力,學校將強化組織保障,深化科研改革,優化服務供給,創新機制體制,以最大的誠意、最實的舉措推動合作落地。希望贛江新區能給予創新港更多政策支持,在場地供給、資金扶持、招商引企等方面加大力度,共同吸引行業頭部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入駐,讓創新港成為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高地。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創新港必將成為校地合作的典范、產業升級的引擎、人才培養的搖籃,為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王萬征指出,創新港將分起步區和“十五五”規劃區兩階段推進,力爭通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在交大形成 1+1>2 的創新生態,打造沒有圍墻的高校和有高校的開發區,真正實現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創新港建設要聚焦三大核心:一是堅持“長板理論”,主攻交通裝備安全與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優勢學科力量打造江西領先的創新高地;二是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借鑒浙大經驗,構建政府-高校-企業協同新模式;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輸送人才參與國鐵、中車等企業真實創新場景,既解決“卡脖子”難題,又培育產業急需人才。
雙方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據悉,創新港項目以“政府引導、高校主體、市場運作”模式,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聚焦軌道交通、智能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及鐵路裝備消防領域,破解高校資源與市場脫節、新區產業升級創新支撐不足的難題;同時引入科研與人才培育生態,推動高校成果轉化、培育適配新區的科技型企業,定制化培養產業急需人才。項目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5年內計劃引進培育一批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并形成產業集群,聯合企業開展技術攻關、轉化成果、申請專利,培養一批卓越工程師,致力于打造區域性高端產業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和鐵路裝備消防系統國產替代示范基地,為贛江新區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助力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贛江招商發展集團、政務服務中心,我校科發院、華交科技產業集團、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中心、電氣學院、裝備制造卓越工程師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